央广网北京7月10日消息(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纵横》报道,为解决家长“看护难”问题,全国多地暑托班陆续开课。与往年不同,今年的暑托班正从单纯的看管模式向多元化服务转型:有的融入科普实验等特色课程,还有的引入专业机构提供艺术、体育等素质培训,让孩子们在托管期间收获知识与乐趣。这种转变既让家长安心工作,也让孩子们的假期更充实。
7月7日,2025年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正式开班。长宁区在全区10个街镇设立办班点,共计28个班级,招生对象面向全市小学生,并且增加了托管延时服务。
在华阳路街道爱心暑托班开班点省吾学校,开班第一课是由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的院长姚薇带来的“科创芯片课堂”,课程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科学语言,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,了解科学并且慢慢融入集体。
姚薇表示:“我很希望我们的小朋友能够从小有报效国家的想法和理想,我在上课过程当中,把我们集成电路领域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、取得的一些成就、目前我们在哪个水平(告诉他们),不断去激发他们,让他们有一个勇攀科学高峰的想法。”
今年,长宁区内暑托班不再限制长宁学籍,面向全市学籍开放,暑托班可报名班数也从限报1期变成可报2期,每期收费600元。同时,长宁区内的爱心暑托班试点托管延时服务,由家长自愿选择。长宁团区委副书记朱翔表示,整个班级15名以上的家长同意或者选择报名,就可以开设托管延时。
朱翔说:“(托管延时)费用的话目前是按照200元每人(每期)这样来收费,相关的费用是全部用于志愿者托管服务的补贴。本身的话我们是16:00正常的课时结束,那如果有延时的话,就是延长一个小时到17:00结束。”
据了解,本次暑托班期间,长宁区将配送1600余节次课程活动。长宁团区委服务和权益保护部部长徐伟向记者表示,各办班点将结合区域特色,为小学生提供“德智体美劳”教育以及红色教育、心理辅导、益智游戏等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。
徐伟说:“发挥这些属地资源的优势,把一些科创的活动配送给暑托班,同时还有一些非遗的体验课程给小朋友。进活动的这些老师有一部分是在行业领域里有代表性的,比方说有一些是高校的教授,甚至有一些研发团队的负责人。我们也是会把一些文化资源配送给他们,结合起来就是文化+科普+科创+一些手工体验。”
在江苏宿迁,面对日益凸显的“带娃难”问题,当地积极探索“社区嵌入式”与“托幼一体化”双轨并行的普惠托育服务新路径,为双职工家庭带来便捷安心的“带娃新解”。
在市区的茂楷江山春好社区托育中心,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着游戏和启蒙活动。这个托育中心就属于社区嵌入式托育园,面向0岁到3岁孩子提供近60个托位。托育中心负责人付爱军介绍,目前该中心接收的幼儿中,超八成来自周边社区的双职工家庭。
付爱军介绍:“价格这一块相对来说,比宿迁整体托育机构的价格要下浮30%。我们的服务时间是从8:00到17:30,这样上班族家庭就可以实现无缝衔接,早上上班直接送孩子入托,晚上下班顺路接孩子回家。我们是把早教课程体系融入进来的,更多培养的是孩子的自理能力,还有一些规则性的培养。”
在课程设置上,托育园以“医育结合、科学照护”为特色,精心打造体验式、情景式课程,为孩子提供多方面的启蒙教育。这些课程安排,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。
一位家长表示:“我们家长能亲眼看到(孩子的进步),确实也很放心和安心,送来以后,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能力,孩子都有了很大的提升。”
宿豫区卫健局妇幼科负责人蔡关关表示,目前宿豫区共有托育机构23家,可提供托位1895个,有效缓解了家庭托育压力。
蔡关关说:“我们将继续与教育部门合作,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幼儿园延伸办托,扩大普惠托育覆盖面,满足幼儿托育需求。”
湖北武汉是全国最早实施青少年公益性托管项目试点的城市之一,从最初的单纯解决孩子“有人照看”问题,到如今提供课业辅导、兴趣培养、社会实践等多元化服务。
今年暑假期间,全市378个托管点为小学阶段学生提供免费托管服务。在江汉区万松街道的中海中心楼宇托管班,孩子们在这里结识了新朋友。
暑托班的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:“我妈妈在旁边上班,顺便送我来这里,中午的时候爸爸接我回去。我喜欢参加托管班,因为这里有温暖的老师,还有开朗的同学。”
中海中心公益托管班负责人李冏垚介绍,托管班的孩子大部分是这座写字楼里的职工子女,在常规课程外,还特别增设了“企业开放日”活动。
李冏垚介绍:“除了市里、区里给的课程,因为我们是楼宇,还联动了楼宇内的一些企业,比如像一些金融类、律所,还有健康类的企业,给小朋友上相关的课程。比如可以带他们去参观律所,看爸爸妈妈具体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。旁边有一个羽毛球馆,教练会来教一下。我们尽可能把辖区和楼宇内的资源链接过来。我们暑期班都是免费的,具体的成本是我们运营方来承担。”
在江汉区机场青少年空间爱心托管班,则是加入了很多特色课程。万松街道机场社区托管班负责人徐帆说,航天模型制作、手工制作都是社区特有的课程设置。
徐帆介绍:“航天模型制作跟木工手工是开班第一天的下午就已经完成了,红色故事立体书制作和机器人是在最后一周的周一下午。其他的课程有很多是团市委对接了一些高校的资源,整合了一些让小朋友动起来的课程,也有让他们学理论知识的课程。”
徐帆表示,从大家的反馈能看出来,团市委安排的这些课,小朋友们都挺喜欢的。
徐帆说:“第一天下午的智慧江城现代交通编程课,这个课小朋友还蛮喜欢的,说小朋友回去连手机都不玩了,想学这个东西,还是蛮成功的。现在这一堂是机械动物王国仿生机械认知和操作的课,也是团市委的高校课程,来了两名老师带了机器人的制作,小朋友也是非常感兴趣。这些高校课程感觉是孩子们都挺感兴趣的,因为是大家层层筛选出来的。”
武汉团市委爱心托管班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378个暑托班都有市级课程、区级课程和社区自筹课程三种类型,在课程设置上也持续更新升级。
这位负责人介绍说:“因为武汉有将近140万的大学生,我们就想把高校的力量能够发动起来,参与到爱心托管的课程中来。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也发现,大学生和小朋友这种大手牵小手的形式,其实是能够很好地参与整个托管服务的。”
这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,市级课程由团市委筹措,经过全市公开答辩选拔、优中选优,社区自筹课程则多与社区自身文化相关。她说:“在我们的课表上面,包括市级的高校课程、区里衔接的公益课程、社区自主连接的课程,有三层课程体系。高校结合本身的一些专业特色,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原创的适合少年儿童的课程活动。我们通过初步审查,现场立项评审,包括试讲磨课等一系列程序,在近百个项目中,最后选择了能够到爱心托管班上去开展授课的课程。每个选中的课程都会在爱心托管班上全覆盖开展授课,由申报高校的项目团队,去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集体备课培训,这就是我们今年所做的对于爱心托管班课程的最大创新点。”
实盘配资平台app,股票配资平台官网,天天配资网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